(1)氣體條件及其調節(jié)
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,植物利用太陽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質。溫室中尤其寒冷季節(jié)放風量小,放風時間短,造成溫室內外的空氣交換受阻,氣體條件差異較大,主要表現(xiàn)為在二氧化碳的濃度和有害氣體上。二氧化碳濃度與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呈正相關。試驗表明,如果把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從3x10-4提高到 10 x 10-4,光合效率可增加 1倍以上。如果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到5x 10-s,光合作用幾乎停止,時間長了會造成植物“饑餓”而死亡。白天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在(3 -3.4) x 10-4,并未達到蔬菜光合作用的飽和點,而在露地,由于大田是一個開放的系統(tǒng),空氣不斷地流動,葉片周圍光合作用消耗掉的二氧化碳可以及時補充,以保證光合作用需要。但冬季溫室生產,為了保溫,放風量很少,與外界氣體交換也少,二氧化碳含量一天變化很大,夜間蔬菜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積累在溫室中,加之土壤微生物活動以及有機物分解發(fā)酵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,二氧化碳的濃度逐漸增加,日出前一般可達(6- 10) x 10-4,日出揭簾后,隨溫度的提高、光照增加,光合作用加強,吸收大量二氧化碳,其濃度急劇下降,特別是晴天,如果不通風,揭簾后2小時二氧化碳濃度可降到 Ix 1014以下。開始放風后,二氧化碳室外大氣的補充,濃度開始回升,達到或接近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3 x 10-4Q
日光溫室內增施二氧化碳濃度達到(12-- 15) x 10-4,蔬菜增產幅度為 18 -44,投入產出比為 1: 8 - 12。因此調節(jié)溫室內二氧化碳含量,增施二氧化碳氣肥,是溫室增產的有效措施。
增施二氧化碳肥常用的方法有燃燒法、液態(tài)二氧化碳管路施放法和化學方法。
①燃燒法:二氧化碳是通過燃燒液化石油氣、天然氣、煤油等產生,通過風扇吹散到室內各個角落,這種方法簡單,經濟有效。
上一篇:蔬菜大棚種植冬瓜的要點一定要掌握
下一篇:大棚種植育苗技術